作者:迈迪品牌咨询公司品牌顾问 小迪
战略用户运营:品牌定位驱动下的长期主义革命
在流量红利见顶的竞争红海中,"品牌定位"正经历从市场工具到战略罗盘的质变。当多数企业困于短期GMV追逐时,真正构建增长韧性的品牌早已洞察本质:战略用户不仅是目标客群,更是品牌价值的共造者与商业模式的试金石。这群与品牌基因深度绑定的高价值用户,决定着产品进化方向与市场话语权归属,其运营质量直接映射品牌定位的精准度与稳定性。
一、战略用户:品牌定位的时空坐标
战略用户的甄别标准绝非停留于消费频次或客单价层面,而需穿透至价值认同维度。爱马仕始终将"顶级工艺崇拜者"作为战略用户,其产品研发周期长达3-5年的反效率决策,正源于对用户"永恒性消费需求"的精准把控。这种选择本质上是通过战略用户为品牌定位注入时空纵深感——既要在当下形成差异化认知,更要预埋未来十年的价值延伸接口。
数据揭示残酷真相:奢侈品行业5%的战略用户贡献65%利润,SaaS企业战略客户的LTV是普通用户的42倍。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"品牌定位-战略用户"双螺旋模型。当特斯拉将首批用户锁定硅谷科技精英时,实则是用战略用户为"颠覆者"定位提供现实注脚,其选择的不仅是消费群体,更是品牌意识形态的具象化载体。
二、产品规划的定位锚定效应
战略用户对产品进化的牵引力,往往在关键决策节点显现决定性价值。苹果HomePod研发初期,产品团队曾陷入"音质优先"与"智能交互优先"的路线之争,最终通过战略用户深度调研锁定"智能家居中枢"定位,砍掉7项冗余声学功能。这个价值3.2亿美元的决策背后,是品牌定位通过战略用户反向定义产品基因的典型范例。
这种深度绑定要求企业建立动态校准机制。小米生态链的爆品逻辑看似是品类扩张,实则是沿着"科技普惠者"战略用户需求图谱的精准延伸。其空气净化器、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保持参数透明化、技术民主化特征,本质是通过战略用户需求倒逼产品研发,确保品牌定位不在创新过程中发生熵增。
三、营销资源的长期主义配置
传统AARRR模型正在战略用户运营体系下失效。当DTC品牌Glossier将70%营销预算投入"美妆极客"社群运营时,获得的不仅是3倍于行业均值的复购率,更构建了用户自发创作15万条UGC内容的传播生态。这种"资源重注"策略的底层逻辑,是将营销从流量采买转变为品牌定位的持续强化工程。
反观市场常见的定位漂移悲剧:某新锐茶饮品牌因盲目扩张下沉市场,导致战略用户流失率激增25%,品牌溢价能力瓦解。这印证了定位理论创始人特劳特的断言:"试图取悦所有人,终将失去核心战场。"数据监测显示,品牌定位每偏移10度,战略用户留存率下降17%,而拉新成本上升43%。
四、定位防御战的系统化构建
战略用户运营需构建三重防御体系:需求预判机制(如保时捷用户俱乐部提前3年收集电动化产品反馈)、价值过滤系统(如lululemon淘汰与"热汗生活"理念冲突的SKU)、反脆弱结构(如Netflix通过战略用户测试快速迭代订阅模式)。爱马仕手工坊体验日、蔚来用户信托计划等创新实践,本质都是通过提升战略用户参与深度,将品牌定位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契约。
在化妆品行业,资生堂"Beauty Innovation Hub"实验室邀请战略用户参与产品共创,使新品上市周期缩短30%,客户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2%。这种深度绑定产生的数据资产,正在重构传统研发逻辑——当战略用户成为产品创新的"神经末梢",品牌定位便自然获得抵御市场波动的免疫力。
当商业世界集体陷入"增长焦虑症",真正的破局点恰在于回归"品牌定位"的原点思考。战略用户运营本质上是一场认知革命:它要求企业用十年周期重新定义用户价值,将短期交易转化为长期价值共生。那些在定位坚守与用户深耕中展现战略定力的品牌,终将在时间复利中收获指数级增长。这场关乎商业本质的终极竞赛,永远属于深谙"慢即是快"智慧的长期主义者。
关于迈迪品牌咨询公司:
上海迈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,由3位宝洁品牌经理创业成立,是在中国普及现代品牌管理的先行者。迈迪品牌咨询公司致力于用先进、科学的品牌建设、管理方法,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、管理、传播能力,让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,配得上中国企业的真正实力。
关于迈迪品牌咨询公司:
上海迈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,由3位宝洁品牌经理创业成立,是在中国普及现代品牌管理的先行者。迈迪品牌咨询公司致力于用先进科学的品牌建设、管理方法,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、管理、传播能力,让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,配得上中国企业的真正实力。